DISCOVERY争夺地中海

  • 穿越 经典 战争 动作
  • 120分钟
  • 1941年3月,英意两国海军为争夺地中海的制海权和海峡…1941年3月,英意两国海军为争夺地中海的制海权和海峡出口,在马塔潘角海域展开了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夜间海空联合海战。在当年这场夜间大海战中,海战理念领先一步的英国海军,比意海军抢先一步掌控了这一新领域的要诀,抢先完成了夜战方式、舰队编成及技术装备的成功转型。结果英舰队以夜间舰载机空袭、大口径舰炮与舰载新型雷达、探照灯联动攻击等新颖的战法,大败对夜战毫无技术准备、却又死抱着过时   的战法不放的意海军。3月28日夜短短4个小时,英海军以损失一艘巡洋舰的代价,击沉击伤了意海军3艘战列舰,7艘驱逐舰,大获全胜。这场经典的海军转型改变力量优劣对比的成功战例被载入不朽的海战史册。   早在一战结束后,英海军就敏锐地认识到,夜战将是未来海战的一种重要形式。二战前夕,英国舰队就进行了全面的夜战演练,解决了许多与夜战有关的棘手问题,为即将到来的新型夜战做好了战术、装备两个层面上的转型准备:军舰安装雷达,加上埃弗谢德探照灯调控装置,调整编队阵列和火力配置……这样,编队在暴露之前,就能在夜色中找到敌舰的正确方位并发扬火力优势先敌开火。有了这些有利条件,英海军一改过去力避夜战的弱势,而变为主动利用夜战寻机歼敌。   与此相反,意大利海军却拘泥于以往的经验,顽固地认为主力战舰之间的夜战是不现实的。主力战舰没有加装夜战装备,甚至大型军舰的重炮连防闪光器也没有配备。不仅装备落后,训练上也沿袭老套,从未演练过夜间突袭行动。意舰队司令伊亚金诺上将战后痛苦地承认:“……为了使用大口径舰炮进行有效的夜战,有必要解决许多战术技术问题,如以新队形把所有的炮火协调一致地打击夜间远程机动目标,装备新的观通设备……所有这些都不可能临时凑合,而我们却未花时间进行研究和试验,教训是惨痛的。”   在马塔潘角海战中,意军输给了力量逊于自己的英军,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未能抢先进入作战新领域,适时完成舰队转型。二战时期,海上夜战场是一个崭新的海战领域。谁能最早摸清其战斗规律,做好从战术到技术、心理所有层面上的夜战准备,抢先完成转型,谁就有可能一举击败白天作战占优势的传统型舰队。与陆战场相比,在广阔的海战场上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形地物,尤其是对大型军舰或庞大的舰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夜幕就成了海战场上最大的“遮蔽物”。然而,事物都是辩证的,夜幕同时也成了海军水面舰艇、航空兵等兵力活动的一个大障碍。尤其在夜视、夜战技术装备不发达的情况下,交战双方一般都力图避免大型军舰或舰队之间的夜间接触。但随着海军装备技术的现代化,新战术理念应运而生,靠夜战展开新一轮的较量不可避免,海战方式及舰队编成的转型是大势所趋。英国海军成为成功转型的占先机者。   ii   1940年6月,随着法国的战败投降,英国所面对的战争局面就显得异常严峻,英国海军所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不利,原来根据与法国的协议,英国海军主要负责在大西洋上进行护航作战和封锁北海海域,阻止德国海军主力舰队进入大西洋,而在地中海与意大利海军角逐的使命则由法国海军来承担。但现在,英国海军将要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上,同时迎战德国和意大利海军,而且此时正是德国海军潜艇海上破交活动非常猖獗,英军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护航反潜兵力,再要分出部分兵力对付意大利海军,颇有些捉襟见肘。   此时,意大利海军拥有战列舰6艘、重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61艘、潜艇105艘,其他舰艇69艘。地中海的英军则处于绝对劣势,因此英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安德鲁·坎宁安海军上将向海军部请求增派舰艇和飞机。   英国海军部根据战场形势,适时调整地中海舰队的建制,将地中海舰队一分为二,一支由坎宁安指挥的仍称地中海舰队,共计航母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26艘,其他舰艇8艘,以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为母港;另一支由詹姆斯·萨默维尔海军中将任司令,称为H舰队,共计1艘航母、1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2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驻直布罗陀,两支舰队的作战区域以马耳他岛为界。   1940年8月底,英国海军从本土舰队抽调“光辉”号航母、“勇士”号战列舰、“卡尔丘特”号和“考文垂”号巡洋舰加强地中海舰队实力,这才稍稍缩小了双方兵力对比上的差距。但是意大利海军没有海军航空兵,海军司令伊尼戈·坎皮奥尼直接指挥的航空兵只有空军提供的少数侦察机,这些侦察机不但数量少,而且性能差,还不具备夜间侦察能力,战斗力非常薄弱。如果海军需要空中支援,必须请求空军出动飞机,尽管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认为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就是一艘巨型航空母舰,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能够覆盖整个地中海,因此海军不需要航母和海军航空兵,空军就能完全承担起对海军的支援使命。但实际情况是,两个军种之间必然缺乏默契的协同,加上临时召唤空中支援的过程繁琐,常常出现空军接到海军请求派出飞机,到达战场上空时却已经慢了一拍的窘境,甚至有时空军根本不愿派出飞机!而英军在地中海拥有3艘航母,能够随时出动飞机,而且舰载机与水面舰艇有着长期的协同演练,配合比较默契,因此地中海的制空权实际掌握在英军之手!要知道,现代化战争中,只有拥有制空权,才能拥有制海权!   意大利海军深知自己虽然在兵力对比上具有较大优势,但缺乏空中掩护和支援,与英军对阵绝对没有便宜。所以,海军司令坎皮奥尼采取消极避战的策略,只是在为北非航线护航时才出海,而且只要一发现英军有所动作,就立即掉头返航,龟缩于塔兰托军港,任凭英军如何引诱,就是闭门不出。   面对意军舰队如此保守消极的战略,坚毅果敢的坎宁安决定主动出击,打上门去,从空中攻击龟缩在塔兰托军港的意军舰队!      这一大胆的战略思想,其实英军早在1918年一次世界大战中,时任英国海军主力舰队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司令的海军上将戴维·贝蒂面对德国海军舰队龟缩在港内,就曾提出主动出击打上门去的设想,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无法实现。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庞德就制定了以舰载机攻击锚泊在塔兰托军港的军舰的计划,作为应急的备用方案,后来由于英军没有介入,这一计划也就被置之高阁。   1938年出任“暴怒”号航母舰长的拉姆利·利斯特上校发现了这一计划,深感兴趣,并深入进行了一些研究。   1940年8月已晋升为海军少将,担任地中海舰队航母部队司令的利斯特随着“光辉”号航母到达亚历山大,他随即向坎宁安汇报了这一计划,坎宁安大加赞赏,并指示他开始进行必要的准备。   根据利斯特的计划,空袭塔兰托的主力就是刚刚到达的“光辉”号航母,,1939年4月才下水,是一艘刚服役四个月的新舰,排水量2.3万吨,最高时速31节,舰载机36架。以排水量看,舰载机数量似乎太少,其实这是英军最新的造舰思想的产物,英国海军一批卓越的战略思想家和造舰工程师三十年代就通过一系列事件敏锐觉察到飞机对于军舰的巨大威胁,在建造光辉级航母时就特别重视装甲防护,尤其是飞行甲板装甲厚度达到76毫米,可以抗击在2000米高度投下的225公斤炸弹,为此甚至不惜牺牲载机数量。这一思想绝对是领先的,尽管载机量少,但生存性大为提高,在战争中德意空军多次猛烈空袭都未能得逞,战争后期该级航母远征太平洋,在日军神风突击队的亡命撞击下,也凭借着坚盔厚甲安然无恙,这充分体现了英国海军战略家和造船工程师的睿智和先见之明!此外,“光辉”号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装备了最先进的792型对空警戒雷达,使英军拥有了千里眼!具备了夜间作战能力。   空袭使用的机种是航母上的舰载“箭鱼”鱼雷机,这种飞机是1935年服役的老式双翼飞机,三座,最高时速仅224千米,最大载弹量730公斤,最大航程800千米。如果就这样投入作战,无疑于自杀,因此利斯特先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强化进行夜间超低空攻击训练,并对飞机进行改装,取消了后座的炮手,在空出的位置上加装了60加仑容量的副油箱,以增加飞机续航力。在利斯特的不懈努力下,截止10月中旬,“光辉”号和“鹰”号航母共有30架“箭鱼”完成了训练和改装。   坎宁安决定于10月21日发起突袭,他选择这天是颇费心机的,首先21日晚上是满月,皎洁的月光有利于飞行员发现目标,也有利于返航时发现自己的航母;其次10月21日是英国海军的吉日,——1805年的10月21日,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率领英国舰队,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击败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备战中英军发生了事故,“光辉”号航母上的一名地勤人员在给“箭鱼”安装副油箱时,不慎摔倒,手中的螺丝刀正巧掉在一个电源开关上,撞击产生的火花竟然引燃了泄漏在机库地板上的航空汽油,随即燃起了大火,尽管机库里的自动喷淋灭火机迅速喷出海水,迅速将大火扑灭,但有2架“箭鱼”在火灾中被烧毁,更要命的是机库里的飞机都被海水淋湿,必须还要用淡水冲洗,再进行乾燥,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坎宁安只得将攻击日期改为11月11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鹰”号航母由于已经服役22年,舰体及内部设施老化严重,加之在最近战斗中,又多次遭到近失弹的近距离爆炸冲击,输油管线受损严重,航速大减,已无法跟上舰队航行,只得进坞进行大修。“鹰”号所搭载的11架“箭鱼”,由于“光辉”号航母机库容量有限,只有5架转至“光辉”号,其余6架留在亚历山大,这样出击的飞机数量就降至24架。   英军地中海舰队将投入此次战役的兵力分为五部分,第一是由“光辉”号航母、4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的突击群,以航母上的舰载机为主要突击力量,对塔兰托军港内的意军军舰实施突击;第二是由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组成的掩护群,部署在突击群与塔兰托之间海域,负责迎击意军可能出海的军舰;第三是由3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的佯动群,攻击意军海上护航运输船队,作为佯动;第四是驻马耳他岛岸基航空兵组成的侦察群,对塔兰托实施不间断的侦察监视,向突击群提供必需的战术情报,保障突击作战的成功;第五是由驻希腊的空军轰炸机部队组成的战果扩大群,将在突击的次日,再次组织空中打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11月6日,地中海舰队从亚历山大起航。与此同时,英国海军还同时组织了四支海上护航运输船队,以造成地中海舰队是掩护运输船队的假象,迷惑麻痹意大利海军。   好事多磨,11月9日起,“光辉”号航母上接连有3架“箭鱼”在执行例行反潜巡逻时坠海,“光辉”号航母的飞行长仔细进行了检查,总算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事故罪的魁祸首——航母有个航空汽油舱里混进了海水和沙子,使航空汽油受到污染,虽然很快采取了措施,但损失的3架飞机却无法弥补,出击飞机只剩下了21架!   这21架飞机将分为两个攻击波,第一攻击波由12架飞机组成,威廉森少校为领队长机,在12架飞机中,6架各携带一条457毫米MK鱼雷,作为鱼雷机,这是攻击的绝对主力,鱼雷装有英军刚研制成功的双引信——触发引信和磁感应引信,鱼雷航速设定为27节,定深10米,这一深度是经过慎重研究的,塔兰托军港水深12米,意军布设的防鱼雷网只有8米深,鱼雷以10米深度可以穿过防鱼雷网,在军舰底部爆炸。为防止鱼雷在飞机上或投掷入水时受到飞机磁场或水面撞击而爆炸,鱼雷还特别安装了安全装置。4架飞机各携带六枚112公斤半穿甲弹,作为轰炸机;还有2架飞机各携带四枚112公斤半穿甲弹和十六枚照明弹,作为照明机,为其他飞机进行照明,以保障攻击成功。之所以特别安排照明机,是因为英军在战前空中侦察中,发现意军在塔兰托部署有拦阻气球,为了分散意军防空火力,攻击机群将从几个方向发动攻击,有一部分飞机是必须要穿过拦阻气球之间的空隙,照明机投掷照明弹就是使这些飞机能够看清拦阻气球的系留钢缆,在穿越时不至于发生意外。   第二攻击波由9架飞机组成,黑尔少校为长机,其中鱼雷机5架,轰炸机和照明机各2架,在第一攻击波起飞一小时后起飞。   英军计划突击群于11日晚二十时到达攻击出发阵位,先由照明机投下照明弹,鱼雷机负责攻击战列舰,轰炸机和投完了照明弹的照明机则攻击巡洋舰、驱逐舰及岸上目标。      塔兰托军港,位于意大利酷似长靴的亚平宁半岛足跟脚弓处的塔兰托湾东北部。舰队从塔兰托出发,可与西西里岛遥相呼应,严密控制东地中海。塔兰托港又分为内港和外港,内港又叫皮克洛港,面积较小,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通过一条狭长水道与外港相连,外港称作格兰德港,水面又宽又深,是意大利海军的主要锚地,圣皮埃特罗岛和圣保罗岛两个岛屿,犹如两尊门神守在入港的航道上,绵延数千米的防波堤从这两个岛一直延伸到岸上,如同两条臂膀将整个塔兰托港揽入怀中。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完善的后勤保障设施,使塔兰托无庸质疑地成为意大利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以该港为基地的就有4艘战列舰、8艘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16艘驱逐舰、4艘护卫舰、21艘潜艇、8艘高速鱼雷艇以及其他舰艇多艘。   正因为塔兰托驻有如此多的军舰,尤其是锚泊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几乎占意大利海军的70%!所以有人说如果把意大利海军比作是一柄宝剑的话,那塔兰托就是锋利的剑刃!应该说意军对该港的防御还是相当重视的,部署有21个102毫米高射炮连,其中8个连部署在港内的浮动筏上,加上军舰上的对空炮火,总共多达300门高炮和84挺高射机枪,防空火力几乎可以覆盖整个港区。辅助防御设施还有22个探照灯,90个拦阻气球,高炮、探照灯、拦阻气球,构成完整的防空系统,似乎完全称得上“固若金汤”!但高炮部队没有夜战能力,是致命的缺陷;探照灯虽然数量不少,但部署的位置不够合适。入港航道上还设有反潜网,军舰周围则有防雷网,只是防雷网深度仅8米,与海底还有一段空隙,英军就充分利用这一点,将鱼雷深度设定为10米,刚好能够穿过防雷网,在军舰底部爆炸。而且防雷网只铺设了4200米,仅占全部的三分之一。最要命的是对英军阻碍最大的90个拦阻气球,在11月初的风暴中损毁三分之二,只有27个还能发挥作用,如此巨大的损耗,却没有及时补充整修。   11月6日十三时,坎宁安指挥地中海舰队从亚历山大起航。在地中海舰队出航前后,英军在地中海上同时有四支运输船队出发,共计20艘运输船在航行。驻直布罗陀的H舰队也出动了1艘战列舰和2艘巡洋舰,与地中海舰队会合,加强攻击部队的实力。这一切都要使意大利相信英军舰队的活动,是为了保护海上运输船队。   11月7日,意大利海军获悉英军舰队出港,曾一度命令驻塔兰托的军舰出海,但空中侦察毫无发现,只得作罢。   11月8日,意军先后有3架侦察机飞临英军舰队上空,但都被“光辉”号航母的战斗机逐走。黄昏时分,意军7架轰炸机前来攻击,被舰载战斗机击落2架,其余飞机落荒而逃。意大利海军出动9艘潜艇和鱼雷艇部队,进行夜间巡逻,仍一无所获。   11月9日,意军侦察机虽然发现了英军舰队,但在地中海上,英军展开了多个舰艇编队频繁活动,意军侦察机空中侦察能力较弱,发回的报告自相矛盾,使意大利海军司令部根本无法了解真实情况。   11月10日十时许,H舰队出动的增援舰艇与地中海舰队会合。下午,意军10架轰炸机对英军舰队实施攻击,但在舰载战斗机的有力抗击下,投下的炸弹无一命中。   11月11日上午,从马耳他起飞的英军侦察机向突击群发回了最新情报,意军所有军舰都停泊在港内,没有任何出海的迹象。黄昏,英军突击群横渡爱奥尼亚海,逐渐逼近塔兰托。而意大利海军被几天来纷繁复杂而又相互矛盾的情报所困扰,对于英军的真实企图毫无察觉,塔兰托平静依旧。   11日十九时,突击群到达塔兰托东南320千米希腊克法利尼亚岛附近海域的出发阵位,开始最后的临战准备。21架参战飞机,涂上了统一的编号,“光辉”号的舰载机以字母I为识别字母,从“鹰”号转来的舰载机则以字母E为识别字母。航母时速增至28节,并转为逆风,准备起飞飞机。   二十时三十五分,第一攻击波长机威廉森少校驾驶编号L4A的飞机,第一个起飞,紧接着第一攻击波的其余11架也依次起飞,在2300米高度编队,以3机为单位排成品字形,以140千米时速向塔兰托前进。但飞行中有4架飞机在穿云时与大队失散,其中一架是鱼雷机。   当天夜幕降临后,塔兰托已经两次拉响防空警报,那是一架英军侦察机引起的,这架侦察机盘旋监视,使意军两次拉响警报,倒使意军对防空警报有几分麻木。   二十二时五十分,机群到达塔兰托,威廉森发现意军高炮已经开火,原来掉队的I4M号鱼雷机竟早到了半小时,正在军港上空盘旋,成为意军高炮竭力捕捉的目标。   二十三时零二分,照明机I4B和I4P在1400米高度,以800米间隔依次投下了照明弹,顿时将整个港区照得如同白昼!随后这两架飞机一起对岸上一处油库进行了轰炸。   威廉森的I4A冒着密集的防空火力,从两个拦阻气球之间飞过,低空掠过防波堤,向“加富尔”号战列舰投下了鱼雷,正中舰桥与炮塔之间的龙骨下方,将舰舷炸开一个大口,海水随即蜂拥而入。但威廉森在退出攻击时被击落,一头栽入大海。   紧跟在威廉森后面的是坎普上尉驾驶的I4K号,他借助照明弹的亮光发现了“利托里奥”号战列舰,随即以大角度俯冲,绕过拦阻气球,在900米距离投下了鱼雷,准确命中“利托里奥”号右舷。   早到的I4M号由斯维恩上尉驾驶,在300米高度飞过防波堤,不顾意军猛烈的防空炮火,直扑“利托里奥”号战列舰,一直冲到360米距离才投下鱼雷,击中舰尾左舷,使舰尾立刻燃起大火,而他自己由于高度太低,距离太近,脱离时险些撞上战列舰高耸的桅杆。   蒙德上尉的I4C穿过塔兰托居民区,扑向港区,在意军密集的炮火中穿行,他不时采取Z字机动,躲避高射炮火,几乎是在紧贴着海平面的高度向“加富尔”号战列舰投下鱼雷,可惜由于投雷高度太低,鱼雷入水后一头扎入海底而未能命中。   I4R号以10米的超低空飞越防波堤,在600米距离也向“加富尔”号投下了鱼雷,鱼雷偏离目标,没有击中。   4架轰炸机本来就是单独寻找目标进行攻击,I4L号是随着编队到达的,对水上飞机机库进行了俯冲攻击,使机库中弹起火。掉队的I4H号独自攻击了停泊在内港的舰艇,E5Q号击中了“利伯奇奥”号驱逐舰,E4F号也对港内舰艇进行了轰炸,但战果不详。   第一攻击波除了威廉森的长机外,其余都安全返航。英军的空袭完全出乎意军意料,意军在突然打击下,一片惊慌混乱,甚至在英军飞机撤离之后,意军高射炮还在不停射击!   二十一时二十分,“光辉”号再度转向逆风,起飞第二攻击波。在起飞时发生了事故,第八架I5F号和第九架I5Q号在甲板上滑行时相撞,I5Q号经简单检查,没有大碍随即起飞,但飞行二十余分钟后,在撞击中受损的固定机腹副油箱的绳索完全断裂,副油箱因此坠海,这样I5Q号就因为缺乏燃料无法到达塔兰托,只得返航,结果还在航母上空被误为敌机,遭到射击,总算及时发出识别信号才免遭厄运。而I5F号机翼受伤较为严重,但经过机械师近二十分钟的不懈努力,终于得以修复,在驾驶员克利福德上尉和领航员格英上尉强烈要求下,舰长博伊德上校同意起飞,追赶编队。   领队长机黑尔指挥7架飞机在2500米高度以三机为单位排成品字形,向塔兰托飞去。   二十三时十分,7架“箭鱼”到达塔兰托,意军发现英机再度来袭,地面高炮和军舰上的防空火力一起开火,组成了绵密的对空火力网,英机毫不畏惧,仍按计划发起了攻击。   两架照明机I4B和I4F首先沿东海岸飞行,以15秒间隔依次投下24枚照明弹,将塔兰托湾照如白昼,随后轰炸了岸上一处油库。   黑尔率领5架鱼雷机借着照明弹的光亮从港湾北部投入攻击,意军炮火异常猛烈,天空中满是炮弹爆炸的硝烟,充斥着令人窒息的气味,黑尔的L5A盯上了“利多里奥”号战列舰,加速俯冲,在10米的超低空,640米距离投放了鱼雷,命中舰首,这艘已经在第一攻击波中受伤的战列舰再度受创,开始下沉。李上尉驾驶的I5H号跟在黑尔后面,在意军凶猛的防空炮火前,没有贸然猛冲,而是聪明地大迂回绕过火力网,攻击了“杜伊里奥”号战列舰,在730米距离上投雷,击中该舰右舷一号弹药舱和二号弹药舱之间,炸开一个长11米,宽7米的大口子,海水从缺口猛灌进去,两个弹药舱很快被海水灌满,“杜伊里奥”号战列舰不得不抢滩搁浅,以避免沉没的命运。琼斯中尉的I5K号也向“利多里奥”号战列舰投下了鱼雷,但未击中,I5K号在脱离时被浮动筏上的高射炮击伤,后带伤返航。E5H号沿东海岸的拦阻气球飞行,一直没被发现,在冲向外港时遭到意军高炮的猛烈拦截,副翼受伤,但飞行员仍向“威内托”号战列舰投下了鱼雷,并命中左舷,飞机退出时左翼也被击中,飞行员克服了操作上的种种困难,顽强地驾驶受伤的飞机回到航母。贝利上尉的E4H号则没有这么幸运,在尼拉角上空被击落。   晚起飞的克利福德的I5F号赶到塔兰托上空时,发现战列舰已经大多燃起了熊熊大火,他便降低高度寻找其他目标,最后发现了2艘巡洋舰,立即俯冲投弹,投下的六枚炸弹全部命中,可惜却无一爆炸,只有一枚穿透“塔兰托”号巡洋舰主甲板,击穿通风管道,落入燃油舱。   11月12日一时十二分,第一攻击波的飞机返回航母。   二时许,第二攻击波也安全返回。   12日凌晨在回收了所有飞机后,突击群与掩护群会合,然后全速返航,平安回到亚历山大。   原定12日由驻希腊轰炸机部队发动的空袭,因天气恶化而取消,未能乘胜扩大战果。   意军停泊在塔兰托的6艘战列舰中,“加富尔”号被鱼雷击中要害,在拖往船厂途中沉没;“利多里奥”号被三枚鱼雷命中,舰首严重下沉,舰桥以下大量进水,受到重创,长达半年无法参战;“杜伊里奥”号两个弹药舱进水,搁浅在海滩;“威内托”号受伤。还有“塔兰托”号巡洋舰和“利伯奇奥”号驱逐舰也被击伤,港口里的水上飞机机库、油库和造船厂均遭到严重破坏。      此战,英军仅出动21架飞机,在六十五分钟时间里,击沉战列舰1艘,击伤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各1艘。英军仅有2架飞机被击落,2架被击伤,消耗鱼雷11条,112公斤半穿甲弹52枚。   第一攻击波中被击落的I4A号,驾驶员威廉森少校和领航员斯卡利特上尉从坠海的飞机中及时爬出,游上岸后被意军俘虏,1943年意大利投降前夕,又被转送到德国战俘营,直至战争结束才返回英国。“光辉”号航母舰长博伊德迎接爱将的是替他保管了五年之久的一枚英国国王亲自颁发的“优异服役勋章”。   第二攻击波中被击落的E4H号,驾驶员贝利上尉丧生,遗体被埋葬在塔兰托公墓,而领航员斯特劳上尉却永远没有找到。   意大利海军在此次奇袭中,主力舰只几乎损失了一半,可谓元气大伤,而且此后再未恢复!迫于英军的巨大威胁,被彻底吓破了胆的意大利海军将幸存的军舰撤离塔兰托,分散到北部港口,将地中海的制海权拱手让出!在此后的一个月里,英军地中海舰队在地中海上活跃异常,严重遏制了意大利至北非的海上运输,同时有力掩护了己方海上运输,从而保证了北非英军在1940年12月取得了空前大捷!   英军取得如此辉煌胜利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 先进的军事观念和理论为指导,以坎宁安上将为代表的英军将领,通过三十年代几次演习和实战,敏锐察觉到航空兵对于海军决定性的作用,大胆决定以舰载航空兵为主力突击锚泊在港口内的意军舰队,这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创想,并开创了舰载航空兵攻击停泊在港口舰队的成功战例。这实际上是先进军事观念和理论的胜利,意大利海军根本没有料到英军会采取这种方式实施突击,尽管意军有防空火力配置,但部署很不完善,加之又没有心理准备,被英军区区20架老式双翼机打了个落花流水!   第二, 周密细致的战前准备,英军进行了长时间的筹划和准备,对参战飞行员和飞机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和改装,使之更适应此次作战。战前空中侦察也比较得力,马耳他岸基航空兵多次进行了航空侦察,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保障了指挥员确立作战决心。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宁可一再延期也不贸然出击,力求一击即中!10月中英军就曾几次计划实施攻击,由于天气、飞机等原因多次推迟,直到11月11日所有条件都比较成熟,才果断发动奇袭,一举得手。   第三, 有效的战术欺骗,英军采取多种措施竭力隐蔽真实企图,为此,地中海舰队和H舰队活动异常活跃,运输船队也大举出动,造成了地中海舰队主力是为运输船队护航的假象,乾扰迷惑了意军指挥机关的正确判断,以致英军舰队在海上航行了五个昼夜,不仅没有遭到意军的拦截,塔兰托军港甚至没有进入高级别的戒备状态。最具讽刺意味的是,11月11日当天,意大利还出动88架飞机的大机群参加了对英国本土的空袭,而没有出动飞机保护自己至关重要的舰队!   因此,意大利本来就有限的防空力量并未充分发挥作用,使英军的空袭取得了空前胜利。如果说英军还有遗憾,那就是要是投入2艘航母,40架飞机,必将给意大利海军毁灭性打击!   此战以后,从战略上讲,英国和意大利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后一段时间里确立了英国的优势,极大有利于英国在北非和巴尔乾地区的作战。从军事理论上讲,开创了以航母舰载机袭击敌方海军基地,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先河,进一步证明了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飞机在现代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胜利也为日本正在紧张筹划中的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提供了绝佳的实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随即指示驻意大利的海军武官全方位搜集一切相关情报。一年后,震惊世界的偷袭珍珠港,简直就像是突击塔兰托的放大版!   完全可以说,奇袭塔兰托,将以舰载机的揭幕之战,航母时代的开端而名垂青史!

同类型

DISCOVERY争夺地中海评论

  • 评论加载中...